中国中央数字电视《社会与法》栏目黑龙江讯(李玉成通讯员 刘学成) 2025年10月18日17时许,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…
重阳暖人心:刘永顺十余年情系桑梓,用善举书写乡贤担当
中国中央数字电视《社会与法栏目》河南安阳讯:岁岁重阳,菊香沁人,敬老情浓。当金秋的暖阳洒满安阳市殷都区水冶镇东古庄村的每一个角落,一场延续了十余年的温暖约定如期而至。村民刘永顺,这位扎根故土的乡贤,又一次带着满心的诚意与关怀,将节日的祝福与生活的温暖,送到了村里老人们的手中,也送进了他们的心田。
![]()
![]()
东古庄老年活动中心内,早已是一派热闹温馨的景象。一场精心筹备的文艺演出,为这个重阳佳节拉开了序幕。刘永顺特意邀请了安阳地区的实力唱将与知名的美梅舞蹈队,还有数位深受当地老人喜爱的豫剧名家。舞台之上,灯光柔和,乐声悠扬。演员们身着精致戏服,一颦一笑、一招一式都韵味十足,《红楼梦》、《朝阳沟》等经典豫剧选段轮番上演,时而激昂高亢,时而婉转深情,熟悉的旋律在活动中心里回荡,勾起了老人们无数关于岁月的温馨回忆。台下,老人们端坐静听,脸上的皱纹在笑容中缓缓舒展,眼中闪烁着欣慰与幸福的光芒,身旁的亲友轻声相伴,整个现场被浓浓的温情包裹,暖意融融。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这场重阳的相聚,并非偶然的心血来潮,而是刘永顺十余年坚守的一个缩影。自 2014 年起,每逢中秋、重阳、春节等传统佳节,他总会提前数月开始筹备,精心挑选老人们生活所需的物资,准时为村里 68 周岁以上的老人送上贴心福利,从未有过间断。从日常实用的杯子、锅具、床上四件套,到寒冬里保暖的被子、帽子、棉鞋,再到家家户户都用得上的挂面等食材,每一份物资都经过他的细细考量,承载着他对家乡长辈最真切的关爱。据不完全统计,十年来,刘永顺每年为老人们购置物品的花费就高达 200 余万元。“永顺心里装着咱们,每年过节都想着我们,想得周到,发的东西都是能用得上的,祝他全家平安!” 拿到福利的老人,用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所有村民的心声。这份坚持,不仅为老人们解决了生活上的部分难题,更在精神上给予了他们莫大的慰藉,让老人们真切感受到了来自家乡晚辈的牵挂,也在东古庄村中营造出 “尊老、敬老、爱老” 的浓厚氛围,让中华传统美德在此代代传承。
![]()
![]()
![]()
刘永顺的大爱,远不止于对老人的关怀。十余年风雨兼程,他始终怀揣着对家乡深沉的热爱,以 “回报桑梓” 为己任,用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投入、一项项掷地有声的实干,解决着村民们的 “急难愁盼”。他出资修缮广场,让村民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;牵头治理水土,改善村庄生态环境;推进排水改造工程,解决雨季内涝难题;架桥铺路,打通村庄发展的脉络;为村庄安装路灯,照亮村民夜间出行的道路;开凿吃水井,保障村民饮水安全…… 桩桩件件,皆为民生。在他的努力下,东古庄村的面貌焕然一新,泥泞的小路变成了平坦的大道,昏暗的夜晚有了明亮的灯光,村民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,幸福指数节节攀升。
![]()
刘永顺与媒体记者合影(右一)
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,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,书写着不平凡的乡贤故事。他用平凡的善举,诠释着 “心系家乡、回报桑梓” 的责任与担当。如今,在刘永顺的带动与影响下,东古庄村正朝着更宜居、更温暖、更繁荣的方向稳步前行。而他的这份大爱与实干,早已融入村庄的肌理,成为东古庄最珍贵的记忆,将如同漫水长虹河畔的流水一般,在岁月中久久流传,温暖着一代又一代人。
编辑:李志明